« 不快乐的质量人 | Main | 书评:《制造业库存控制技巧》 »

“空降兵”的棋局

这是根据“采购沙龙”上关于“空降兵”如何开展工作的讨论整理成文,发表在《物流管理》2008年二月号上。作者们只是简单地整理“采购沙龙”成员的精彩发言,功劳是大家的。

一位采购经理“空降”到了另一家企业。职位未变,所领导的团队则由嫡系变成了一张张陌生面孔。初来乍到,这“新官”三把火要不要烧?该如何烧?

在竞争越发充分的物流市场,经理人们开始了自己走南闯北的生涯,在陌生的环境中该如何成功着陆?这些都是绕不开的难题。

耐驰(兰州)泵业有限公司负责国际采购的吴爱贤认为,刚刚“空降”到位,并不该急于“烧火”。应该让原来的系统流程维持原貌。经理人应该多抽时间了解现状和问题。可以从顶头上司和招你进来的人着手,进行恳谈。然后,逐一约见各位“老兵”,争取从多方面获取信息。

这个阶段,还应着重观察哪些员工愿意靠近你、支持你,哪些心存顾虑,甚至有意抵抗。由此做到“知彼”。等情况了解得差不多了,结合自己的经验分析,再开始作调整计划。

这就如看病,只有在诊断后,才能开药方。急于表现的人,八成制不了病,反倒可能让病情恶化。柯维在《七种习惯》里说,先试着去了解,然后再尝试被了解。从常理来讲,存在即有其合理性,这并不全然唯心,当一个组织庞大的系统,能够连续地、有序地运作了很长一段时间,必然有其可取之处。

有些看似不合理的东西,并不一定都是因为前任的不称职。公司、部门大了,情况错综复杂,拔起萝卜带起泥,需要考虑到各种副作用。所以,对待前任的一些决策、部门的现状,从“无罪推定”出发,不抱任何成见,往往有助于全面了解问题。

对于如何了解问题,针对不同建置的公司的方法也不尽相同。正如西门子采购经理何浩所说,通常来说,外企里首先要了解的是流程,因为流程驱动业务;而在国企和民企里,则会把关系放在第一位,因为在这些企业的机制中,更多的是人员驱动业务。

作为“空降兵”,要主动给市场预热。以团队一员的身份,多和部门人员分享一些业界的知识、公司的新动向等,这些话题让大家感兴趣又不会引起冲突。等到公司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后,找一个大家重视、自己又有把握做成的问题去着力解决,这样就有机会树立威信了。 动第一刀,成功最重要,成功的大小反倒相对次要些。

除了熟悉流程和人员外,对新公司的产品、业务的深入了解,同样至关重要。上海佩纳斯凯特机械有限公司采购工程师魏民说,跳槽后,新公司的产品很可能和原公司的差异较大,采购部件更是千差万别,对产品的熟悉程度将直接决定你的采购质量。所以,对“空降兵”而言,初来新公司,每天早上争取早到,抽出二十分钟时间,到一线熟悉熟悉产品,多听听一线的意见。不仅可以熟悉产品,更可以顺便了解生产环节里每个供应商的产品实际使用情况,这些信息往往最有用,也最真实。退一步说,至少也可以跟员工混个脸熟,给大家留下一个积极工作的好印象,有利于开展工作。

魏民认为,自己的团队自己培养,当然最为得心应手。但是换个角度考虑,自己培养的团队也不见得一点问题都没有。将原有的关系网作为备用,把现有的架构重新融入自己的体系,则可能收到更好的效果。到任伊始,要尽量避免大的人事 及供应商的变动,切忌过急引入老部下和以前公司的供应商,避免造成“一朝天子一朝臣” 的不良印象。要努力和新公司的员工、供应商达成坦诚互信的关系。 毕竟没一个销售员想和新的采购领导闹翻。

飞利浦汽车照明湖北有限公司采购经理卿劢认为,等熟悉期过后,“症结”已经摸清,该调的人还是要调;该换的供应商还是要换,无论是价格还是质量、交货问题。这时,你已经可以 完整地给出评估结果:到底是能力还是态度问题, 到底是质量还是效率问题。

这些调整事关重大,事先一定要得到上司的认可,并且争取得到部门骨干的理解与支持,这些都需要多花时间做好沟通工作。

总而言之,“新官”上任不应该“烧三把火”,应该少说少做,但多看多听,采取渐进的方式来改革。就此归纳出以下几点:

1.不要和上司做亲密战友,将双方的关系期望值保持在合理范围。公司还有很多部门经理值得关注和期望。

2.首先把自己当作一个新员工,而不是高级经理。如果公司能提供培训最好,如果不能,给自己一段时间进行自我培训,了解公司政策、组织和决策结构、公司文化、业务细节、业务发展历程、阶段性主要矛盾(重要和紧急工作)等,确保工作的延续性。

3.同上司谈自己的工作目标,确保你的目标同公司目标及上司的个人目标相吻合。

4.倾听同事的想法,不要急于给予对方承诺和过高期望,但必须获得相互理解。

【笔者注】在《世界经理人》上看到一篇文章《千万别把自己当人才》,算是说到点子上了。空降之初,低调做人,高调做事;先了解情况,缓开药方。渐进往往比革命更解决问题。心态要正确:请来之前是人才,请来之后得调整为干活的人。

不注意不合理情况不行,但抱着挑错的心态更行不通。不要想着证明别人的不称职、不成功,包括你的前任;想着去支持别人,利用自己的职位、经验,让别人更成功。不要把自己想得太高明。要知道,能跟大家一起共事,也说明自己跟大家不是天上地下。抱着平等共事、解决问题的心态,往往更容易融入公司,成功着陆。

当然,这也不是让自己妄自菲薄。不卑,不亢,抱着一颗平凡的心,干活就是了。

这篇文章有很多留言,有些留言非常精辟,一看就是过来人写的。

2008年4月19日

作者简介
刘宝红为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MBA,注册采购经理,六西格玛黑带,现在硅谷从事供应链管理工作。联系方式:[email protected],更多文章参见其供应链管理专栏www.scm-blog.com。方新宇为浙江荣德机械有限公司国内采购主管,“采购沙龙”发起人之一,联系方式[email protected]。)

读者留言 (14)

LS:

Hi, 偶然看到你的blog,读了几篇文章觉得受益匪浅。我还有些个人的职业发展方面问题想向你请教。我是学电子工程的,毕业后在一家日本半导体公司做了一年多的Process Engineer,现在全职准备GMAT想报考美国的SCM的硕士学位。你是在这行的专家,你看我这种背景适合转入SCM吗?有怎样的发展?还有现在美国这行的就业情况怎样?一般有哪些entry level的position? 一下问了这么多问题实在是不好意思。先谢谢了~ :)

edy:

Bob ,看了你的BLOG感觉受益非浅,真是十分感谢可以在余暇写出如此有内涵和有意义的BLOG让读者从中受益,十分感谢.

从工程转入MBA很合适。供应链管理加上工程背景再好不过了。当然你得喜欢这一行才行。供应链管理涉及到的细节操作挺多,并不一定有想象中的光环。

这个职业在美国就业可以。刚毕业的MBA大多做analyst的工作,有些做buyer,有些做commodity management、supply chain manager等。

两只鱼:

非常感谢你!希望以后能够读到更精彩的文章.

nishili:

由于工作需要我最近在找关于供应链管理的相关文章与书籍,我在看您的文章里包含了大量的案例和分析,对我很有帮助。我想问的是,在做项目的过程中需要写论文,到时候很有可能会从您的文章中引用一些文字,我们在附录中注明引用的出处与网址,不知您对此是否会有疑义,特来询问一下。希望能得到您的同意,先谢过了!

这些材料都是有版权的,希望遵守引用规则。我也在写供应链管理方面的书,本网站的一些案例、文章会汇编在内。

Tommy:

刘老师,您在写的这本书会在国内出版吗?很想拜读。

还没正式跟出版社谈。如果大家知道国内有什么好的供应链方面的出版社,请告知,先谢过。

yuan:

刘老师,好长时间没更新了,等着你的下一篇文章呢

ken:

您好,偶然的机会看到了您的文章,受益非浅。我也是从事采购工作的项目经理,希望有机会认识您并有更多的深入的沟通。

Axion Woo:

希望刘先生的书能尽早在国内出版。我读过一些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采购和供应管理方面的书,觉得他们比较严谨。

carl:

很好的BLOG, 学到了好多的东西,期盼更多的文章和评论。

蓝鹰国际采购经理人俱乐部:

上海GE、美国铝业、菲亚特集团、霍尼韦尔等采购主管,相邀“华山之巅,同场共助!”高手PK高手!
上海GE、美国铝业、菲亚特集团全球采购中心、霍尼韦尔多位世界500强采购高管、多位著名物流采购供应链专家、中国采购培训(CPM)顶级核心专家等,采购实战一线的资深人士,盛情邀请高手同台“华山论剑”,主题:“价格狂飙-采购应对之道”,是蓝鹰国际采购经理人俱乐部——非盈利性采购人自己的组织发起举办的,针对目前原材料猛涨,如何有效帮助采购人员应对现状展开探讨的群英荟萃的“华山之巅,同场共助”的舞台。
凡采购人士,不得不先睹为快!

索取会议内容: 021-57523833 刘先生
电邮:[email protected]

李蕊:

刘老师,非常感谢你!
希望以后能够读到更精彩的文章.

在采购的职业生涯中,我遇到了些困惑,希望能够得到您的指教!

发表留言

关于

本文发表于2008年3月24日 07:08

上篇文章:不快乐的质量人

下篇文章:书评:《制造业库存控制技巧》

更多文章参见首页往期文章

本站支持软件:
Movable Type 4.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