« 什么信息该向供应商保密? | Main | 供应商质量的成本 »

13-Week Forecast(13周预测)

13-Week Forecast就是滚动13周(一季度)的预测,即从当前所在周往前数13周。这个预测数据是衡量近期生意量、生产进度、产能规划的重要依据。

与之相对应,有13-Week Usage,即在过去13周里采购方究竟消耗了多少。13周预测与实际用量相对应,更能衡量近期的生产需求。供应管理人员可以此为依据,敦促供应商进行产能分析,调整人员或设备。

这里还有个责任的问题:供应商按照你的预测生产,如果采购方不能全部购买,怎么办?这一方面要看产品的性质。如果产品是通用的,供应商可卖给别的客户,采购方可要求不承担或承担较少责任。如果产品是按照采购方图纸、规范定制,没法销售给别的客户,那采购方可能得承担相当责任。多少得视供销双方的力量、关系而定。如果用的是“寄售”(Consignment)方式的话,总的来说采购方的责任在任何情况下不得超过Max的两倍(注:min为最低库存,max为最高库存。两者一般按照13周预测计算,例如min为平均周预测量的两倍,max为四倍等,具体量取决于需求的波动幅度、生产周期等)。这些都应该在合同中明确规定。否则就为后来的扯皮打下伏笔。

有MRP的公司,预测可由MRP产生(当然你的输入总体生产规划 - Master Production Plan)。很多情况下,没有MRP预测,那就得与各部门通气,共同预测。要特别注意预测的严肃性,因为它代表公司对供应商的承诺。“任何预测都是错误的”,但错到哪一步则不同。虚假、故意高估的预测会给供销双方都带来麻烦。供应管理部门有义务把关。同时,内部决议的结果要以书面方式记录下来,以防后来内部客户不认账。

作者简介
刘宝红,毕业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MBA,专修供应链管理,现在硅谷从事供应链管理。他是美国注册采购经理(C.P.M.)、六西格玛黑带,并通过生产和库存管理认证(CPIM)。联系方式:[email protected]。更多文章,参见其管理专栏“硅谷客”www.guiguke.com和“供应链管理专栏”www.scm-blog.com

© 版权所有。欢迎转载,请注明版权、出处(www.scm-blog.com)。未经作者书面同意,不得用于商业用途。

读者留言 (9)

caigoujia:

扯皮二字如此盛行,原以为国内的企业会这样,国外的企业也一样一样的~

cindy:

库存的Min 和Max有什么具体的计算方法吗?

Min和Max主要按照需求水平和需求的变动情况来定。需求有两种:随机需求(Indendent Demand)和非随机需求(Dependent Demand)。

随机需求指没法准确预测在何时会需求多少,但在一定时间内,平均需求却可知(统计学上叫泊松分布)。这种需求在设备的备件方面体现较好 -- 你不知道哪个设备会在何时需要哪个零件,但你根据经验知道100台设备中一般每周有几个要更换某种零件。

非随机需求由MRP驱动,例如在什么时候要生产多少产品,根据BOM(Bill of Material)你会知道何时要多少零件。

Min和Max的设置要看你想达到什么样的服务水平(Service Level)。然后这个服务水平会转化为安全库存(用正态分布),即Min。然后根据供货时间内的平均需求可设定Max。这些在理论上简单,实际操作比较复杂。有些公司为简化计算,用13周平均周预测的两倍作为Min,4倍作为Max。例如预计下13周需要260,那么周需求为20,Min就是40,Max就是80。这些数字都要按照具体公司、行业、产品需求变动性质等定,没有绝对答案,我也不想误导。

我倒想听听大家的公司都是如何设立这两个参数的。

Harry:

請問13-weeks forecast与产品的L/T的关系是怎样的?

理论上没有关系。13周预测只是对未来一个季度的需求的预测。但实际上,供货周期(Lead Time; LT)应该短于13周。要不的话13周预测对供应商的生产指导意义不是非常大,因为当供应商知道需求的时候已经太晚了(这里假设供应商是build to forecast)。这种情况下预测就应该多于13周。

Hugh:

请问上面提到的Min和Max设定的方法,有无可推荐的书籍有详细些的说明?

吴忧吴虑:

预测工作要做好真的很不容易,特别是在这个市场千变万化的时代,我一直都不明白怎么样将我们的预测需求更好的传递给供应商,也就是刘老师所说的存在一个库存的风险问题。

yalin:

预测是我们一直很头疼的问题,实际订单达不到预测量时,每到月底供应商就会催促下单。

这其实更多的是个内部控制的问题。预测是公司流程中的一个,有一定的规则、政策,敦促内部客户(比如生产部门)不要高估,也不要低估。如果贵公司经常出现实际订单量达不到与测量的情况,那八成是内部客户在高估,应该从内部客户着手。当然,内部客户的高估冒算可能归因于外部客户的类似行为,应该通过供应链一步步地查就问题。

发表留言

关于

本文发表于2006年12月 4日 07:27

上篇文章:什么信息该向供应商保密?

下篇文章:供应商质量的成本

更多文章参见首页往期文章

本站支持软件:
Movable Type 4.25